决赛开考,看完质疑12强中专女生姜萍的内容,建议多点审慎与善良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今天已经开始了,题目类型主要是两类,一是解答题,二是证明题。和预选赛相比,去掉了选择题这个类型。这有利于进一步考查考生的实力,没有运气分,只有实力分。由于考试时间规定的是8小时,包含中间允许的30分钟的两次小休息,这就意味着,所有参赛的选手现在要么已经答题完成,要么正在奋笔疾书。这其中,有一位叫做姜萍的选手也不例外。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自2018年发起以来,已经吸引了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5万人次参与,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在线数学竞赛,全社会对数学的热情正在被点燃。

而这一次,国内对于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的关注是分外高涨,因为,大家都想知道,在初赛中获得第12名的17岁的在读中专女生姜萍成绩究竟怎样。

自从6月13日,阿里公布预选赛成绩,17岁的在读中专女生姜萍在一帮北大、清华、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学生云集的数学竞赛中脱颖而出,排在12名之后,社会舆论已经经历了两个高峰期。

第一个高峰期,惊喜、祝福、羡慕。当介绍17岁的在读中专女生姜萍获得第12名之后,各大媒体峰涌至她所在的学校、生活的村庄,采访学校校长、老师和她父母所在的村委。就连姜萍所在的县城文旅也顺势宣传了一波。总之,这个热点,大家都在蹭。

第二个高峰则是质疑。在姜萍准备决赛之际,基于对姜萍祝福与惊喜之后,很多人不知道是为了流量还是真的发现的问题,总之,开始质疑问。表达出来的意思就是一个,不可能是她。

有人首先从媒体拍摄的图处发现,板书不规范,居然出现了错误。

有人说,她这是摆拍,抄的别人的手稿,结果把一些常见的数学符号也抄错了,包括但不限于将∑抄成/2,gamma函数抄成T,πz抄成π^z。

在所有质疑的人中,要数北大赵斌和清华陈嘉昊两人的热度更高一些,一方是因为他们拥有名校身份,虽然质疑,但没有证据,只是推测。另一方面,他们附加了失败后的惩罚。

北大赵斌和清华陈嘉昊的质疑,从他们所提出的内容来看,实际上是为自己留出了一个稳赢的结局。如果江萍决赛排名靠后,质疑正确了,到时会狠狠的收割一波流量。如果江萍决赛成绩好,表明他们质疑错了,真的同意拿他们的赞助费,他们同样收获流量。如果江萍决赛成绩好,又会有新一波报道,新一波各种热点,至于他们的错误质疑,一两天之内也就烟消云散了,对于他们并没什么影响。

显然,毕业于北大、清华的他俩留足了后手。不得不说,智商是在线,赢两次。

有人质疑问,也有人支持,比如,前阿里数学大赛的前期选手发声,都排名第12名了,谁还能帮她呢。似乎说得更为有理。

储教授说,数学很难造假的,我们等着看结果好了,现在没必要打扰孩子。网络暴力是吃人的,自信之余,多点审慎与善良。此时此刻,江萍可能正在认真答题之中,我们在此祝福她,希望她取得一个好成绩。努力的孩子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