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专学生姜萍参加了由阿里主办的全球数学竞赛的前12名,这引起了全网的广泛关注。现在,对她真实性的质疑声音已经超出了最初的震撼和感动。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质疑姜萍的数学成绩是否存在造假行为,而姜萍实际上是由她的老师王闰秋领导的一个低级造假团队创造的“人造数学天才”。
随着相关议题的进一步探讨,我们发现姜萍的破绽逐渐增多,接下来我们将根据网友提供的各种信息,逐一展示相关证据:
1、因低分而导致的数学成绩流失
首先要提的是,他的月考成绩被曝光了,那份满分150分的试卷中,姜萍只得到了83分。
还有一次月度考试的成绩表明,姜萍的数学成绩只有51分:
一个中专数学考试成绩仅在50-83分之间的人,具备高级数学的理解能力?不会用微积分解决问题?掌握了更高难度的偏微分方程是可能的?
当然,也不能排除一个可能性,那就是姜萍觉得题目过于简单,因此没有认真地回答。
2、姜萍对初中数学教师的评语
“......姜萍是初三的数学老师,他回忆说,在姜萍读初三的时候,与其他科目相比,她的数学成绩是比较好的;在班级里,她并不是数学成绩最好的学生,也不是数学课的代表,但是她的水平还是偏上了班级,对数学很感兴趣。”这是记者采访北京市朝阳区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姜萍时的一段对话。(摘自红星新闻6月17日的报道《姜萍初三数学老师回忆:她并不是数学领域里最出色的学生,但她确实很感兴趣》)
这篇报道是媒体对姜萍初中数学教师在进入中专之前的真实能力进行的评价。在这次评优会上,我看到了姜老师平时教学中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他对学生的关爱和耐心引导,感受颇深。从姜萍的初中数学成绩来看,她可能不是特别出色,但她对数学确实持有浓厚的兴趣。
3、黑板上的书写存在许多缺陷
与考试成绩相比,网友们发现了一个更为明显的bug,在姜萍公开的黑板上,她犯下了许多初级的书写失误。姜萍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对一些数学概念和定理理解不透或掌握不准确而导致错解、漏解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与教师没有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有关。例如:将右上角的求和与sigma分开,中间的余元公式将z表示为指数,右下的微分写错了,左侧的求和从0到-1 gamma函数表示为t函数。
在视频画面的最后部分,余元公式出现了错误,正确的写法应该是:Γ(z)Γ(1-z)=π/sinπz。姜萍错误地写成了:T(z)T(1-z)=π/sinπ^z.
对于数学爱好者来说,完全错误地书写符号是他们不应该犯的基本错误。
有观点认为,由于姜萍具有中专的学历背景,并且没有接受过数学专业的教育,因此符号错误是很常见的。然而,如果她在多个专业数学符号上都写错了,她还能获得超过90分的评分,这是不可能的?我觉得不对,关键还是她自己的水平不够高。数学的根基在于其书写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严谨性。
4、在视频记录中,笔记的字迹显然并非姜萍所写
有些网民发现视频里的笔记并非姜萍所写,而实际上是王闰秋老师的个人笔记。
视频中展示的所有“x”字在笔记中都是笔直的,与印刷格式无异。我想,姜萍肯定是用了铅笔来写字的。然而,姜萍在黑板上所书写的x并不是这样的直笔,而是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弯曲。
王闰秋的笔记中的“x”字采用了直笔形式。
不仅仅是X写法的露马脚,PDE上那本厚书王老师用多处红笔写的希腊字母μ,观看视频可能会让人误以为那本书上的红字都是姜同学写的,但实际上姜同学自己用黑笔写μ时会断笔。
考虑到视频中展示的是姜萍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获得的第12名,我们应该展示姜萍的数学学习笔记。为何要展示老师王闰秋的笔记,并在视频中营造出这是姜同学笔记的感觉呢?难道是老师在故意暗示学生要这样做吗?这难道不是有意造成的误导吗?
这段视频中存在的疑问远不止这些。有网友提到,阿里达摩院发布的视频实际上是经过编辑的。在原始视频中,姜萍甚至不知道谢惠民的数学分析是什么,“对于那些学过数学的人来说,这段内容几乎等同于‘知网’。”
5、王闰秋可能有伪造的记录
另外,去年姜萍的数学教师王闰秋在比赛中的表现也被曝光了。今年参赛时他是冠军,但现在已经落选了。在2023年的阿里全球数学比赛中,王闰秋名列第432位。这和她之前的名次相差很大,所以大家都不知道王闰秋到底有多高了。王闰秋是江苏大学的同班同学,名叫周英英,她的成绩是433名。
令人震惊的是,王闰秋和周英英之间的关系已经发展到了情侣乃至夫妻的阶段,这一点在周英英的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已经明确提及。
周英英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是李医民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自动控制技术。她的博士生导师,则是王闰秋教他的研究生。从这个角度看,周英英不仅是一个数学奇才,除了掌握混沌控制之外,她还与恋人王闰秋共同在数学竞赛初赛中大放异彩。
6、可能是王闰秋的聊天纪录
还有一份流传已久的聊天记录指出,姜萍在数学考试中有三次不及格的记录,其中最低一次得分为52分。
关于这条微信是否属于王闰秋,我们目前所观察到的证据如下所示:
(1)在阿里数学竞赛的微信群里,你可以找到一个曾经使用相同头像的人,但现在已经更改了头像并更名为“匿名”;
(2)之前添加过这个微信的人已经将其标记为王闰秋。
尽管使用童年的照片具有其独特之处,很少有重复的头像,但这一点目前并不能作为确凿的证据,我们不能排除有人故意利用王闰秋的头像来捏造聊天记录,从而伤害姜萍。
姜萍对数学的热爱是真挚的,但这一次她“造神”的可能性非常高
必须承认,姜萍对数学的热情是真挚的,并且在她的中专时期,她依然在努力学习数学。她说自己的数学天赋很强,而且还能用最简单的方法证明一些很复杂的数学题,这都得益于她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数学方法的熟练运用。面对众多确凿的证据,姜萍这一次塑造和传播的所谓“数学天才”形象,很可能是因为造假行为,而这一造假行为的主导者正是姜萍的导师王闰秋。
有些人询问王闰秋伪造的原因是什么?王闰秋的这个想法被网友们认为是“自吹自擂”.而另一位网友则认为,王闰秋的做法是在“做宣传”,目的是吸引更多考生参加高考。王闰秋的初衷是,在他的简历中写下这样的句子:“我成功地带领学生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初赛中获得了第X名”。接着,数学老师向中专校长索要奖金,或者选择成为数学教研组的组长,为自己增添荣誉。还有一些网友分享,王闰秋正在组织一个小型的培训班来辅导奥赛,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他为姜萍报名参加了这场数学竞赛,并帮助她回答了问题。
对于阿里的团队来说,正是凭借“姜萍”这一出色的角色设计,他们赢得了巨大的关注和流量。在这个过程中,姜萍的表现也是非常亮眼。不可否认,姜萍一亮相便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她的形象正是由阿里团队制作的超高清视频和高清照片组图。“姜萍”也被大家戏称为“姜军”,因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姜哥”.“姜兵”这个称呼让人觉得非常亲切,但仔细想来,又有些不大舒服。毕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高考状元和各种专业比赛的特等奖/一等奖得主来说,拥有一张清晰的照片是相当困难的,毕竟这样丰富的全套素材从何而来呢?
一些网友推测,为了推广达摩院这场数学竞赛,阿里每年都会精心策划一些引人注目的故事。去年,他甚至策划了一个外卖小哥来学习数学,但这个计划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今年的时候,阿里又推出了“数学大赛”,邀请了众多学生和老师来参赛。今年,结合中专和女生的最新热议话题,我们发现了姜萍。姜萍的试卷大约有几百份,为了更好的宣传,阿里为她“安排”了第12名,这使得她迅速走红。
在数学这个领域里,不存在所谓的天才,它是一个极其基础和严格的学科,绝对不存在任何侥幸之情。
【相关阅读】
姜萍的初三数学教师回忆道:尽管她并不是最优秀的数学学生,但她确实对此颇感兴趣
姜萍的事件无疑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炒作,其始作俑者将不可避免地遭受最为冷酷无情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