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多表进行数据(引用、查找、求和)!INDIRECT函数帮你完美实现
Excel秘籍大全,前言
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制作二级下拉菜单,或将多张表的数据合并到一张表当中,此时,我们应该想到函数Indirect,它可以高效的帮助我们完成这些工作。
Excel秘籍大全,正文开始
1
INDIRECT函数用法
目的
从文本创建引用
返回值
有效的单元格引用
语法
INDIRECT (ref_text, [a 1])
参数
Ref_text(必需):它是对包含以下内容之一的单元格的引用:
- A 1 样式引用。
- R 1 C 1 样式引用。
- 定义为引用的命名区域。
- 对文本字符串形式的单元格的引用。
[a1](可选):是一个逻辑值,用于指定包含在单元格 ref_text 中的引用的类型。
- 如果 a 1 为 TRUE 或省略,则 ref_text 被解释为 A 1 样式引用。
- 如果 a 1 为 FALSE,则 ref_text 被解释为 R 1 C 1 样式引用。
返回 # REF!错误值
- Ref_text 不是有效的单元格引用
- Ref_text 引用另一个未打开的工作簿
- Ref_text 单元格区域超出行限制 1,048,576 或列限制 16,384 (XFD)
2
批量新建/修改指定名字的工作表
目的:对1-4月份的销量进行汇总。
方法:
1、选定目标单元格。
2、输入公式:=INDIRECT(C$2&"!c"&ROW())。
3、Ctrl+Enter填充。
(三)、结合SUM函数进行求和。
目的:对销量进行求和。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输入公式:=SUM(INDIRECT("c3"):C9)。
解读:
利用INDIRECT函数依次提取C3、C4、C5、C6、C7、C8、的值,然后和C9的组合到一块冰求和。
3
查询数据
如图9所示,根据姓名查询对应的3月销量,其公式为:=INDIRECT("d"&MATCH(F2,A1:A6,0),TRUE)。
图9
公式中的“d”为d列,因为3月销量在D列,MATCH(F2,A1:A6,0)来返回姓名所在的行数,有列数和行数,我们就能精确到具体对应的是哪一个单元格,"d"&MATCH(F2,A1:A6,0)返回的值即为"d6","d6"所在的值即为38,第二参数为TRUE表示运用了INDIRECT函数的A1用法。
当然,我们也可以运用R1C1用法来查询数据,所谓的R1C1用法,R表示行,C表示列,其后的数值为具体的行数列数。问题不变,同样求取3月销量,如图10所示,其公式为:=INDIRECT("R"&MATCH(F2,A1:A6,0)&"C"&MATCH(G1,A1:D1,0),FALSE)。
图10
"R"&MATCH(F2,A1:A6,0)&"C"&MATCH(G1,A1:D1,0)即为"R6C4",意思是第六行第四列,第六行第四列对应的值即为38。
4
跨表引用
案例:将四个表格的内容汇总到总表:
indirect函数使用演示
图中有四个表格,现在要将四个表格汇总到一个表格里,使用复制粘贴当然也可以做到,但是如果表格内容很多的情况下,工作量就相当大了;这时候,INDIRECT函数就可以大显身手了;(表格结构必须一致),总表如下图所示:
indirect函数使用演示
首先在B1单元格输入公式:=INDIRECT(B$1&"!B"&ROW());第二步将公式向下填充至B7单元格;第三步选中B2至B7单元格,将公式向右填充至E7单元格;操作完后,四个表格的数据就全部汇总到一个表格了;是不是比复制粘贴来得块多了?
indirect函数使用演示
5
经典应用
在这个例子中,大家或许会想的比较复杂,其实使用INDIRECT函数,就是2步而已。
框选数据范围,不包括姓名列,
公式选项卡>>根据所选内容创建>>首行>>确定
这样做完之后的结果:整个第一季度的数据部分被名称定义成了"第一季度"
以此类推……
然后你直接在某个单元格输入:=SUM(第一季度)结果就等于求和的值。
然后我们不能直接的将B11单元格的文本直接嫁接进来,因为这样的嫁接过程是间接的,
所以这个地方需要用到INDIRECT函数。
大家需要理解的是,你使用SUM函数,直接选择求和范围,是直接的过程,而我们通过名称定义好的文本,并且再通过文本去寻找范围是间接的。
正确的做法是:
这样的话,当你切换季度选择,就可以发生即时的求和区域的变化了。
6
小结
INDIRECT函数是Excel中一个功能强大的函数,它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灵活运用INDIRECT函数,我们可以实现动态引用、跨工作表引用、行列切换、动态命名范围等各种应用场景。然而,在使用INDIRECT函数时,我们需要注意引用错误处理、数据范围的动态调整以及保护工作表等问题。通过充分理解和掌握INDIRECT函数的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一函数,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更好地利用Excel进行工作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