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隐藏功能”冲上热搜!网友:怎么不等下架了再告诉我


每天刷微信十几小时的人,可能连它30%的功力都没用上。

8月1日,网友集体挖出微信“藏了七八年的超能力”,从文件助手秒转电子表格到#号调出天气车票,用户突然发现这绿色软件才是真正的“扫地僧”。

功能藏得比祖传代码还深,这届产品经理怕不是在做密室逃脱设计?

纸质表格拍给文件传输助手,当场变电子版。

孩子作业题发过去,自动跳出解析答案。

最绝的是单人建群当文件柜用,多少社畜靠这招避免工作资料淹没在七大姑八大姨的语音洪流里。

那些年对着微信长按翻译的骚操作,在这波热搜面前都成了弟中弟。

谁能想到聊天框里加个#号,直接变身阿拉丁神灯?

这都不是最离谱的。

被下架的实时对讲功能才是真·意难平。

对着屏幕喊两声over就能发文字,007特工片都不敢这么拍。

结果网友刚在热搜上看见截图,转头就看见腾讯客服轻飘飘甩出“已下线”三个字。

合着这功能是限时体验卡?

比电影院彩蛋消失得还快。

有人说微信更新跟开盲盒似的,每次版本说明写得像天书。

点开更新日志永远写着“解决若干已知问题”,具体啥问题?

问就是薛定谔的bug。

十亿人用的APP藏着二十亿种打开方式,哪天要是突然弹出“恭喜解锁隐藏成就”,估计都没人觉得意外。

看看隔壁钉钉、飞书,哪个不是把功能入口怼到用户脸上。

微信倒好,把实用工具全塞进犄角旮旯,生怕被人发现似的。

搞不好产品团队真在玩现实版《头号玩家》,等着用户集齐彩蛋召唤神龙。

问题是普通用户没空当密探,天天忙着应付工作群@全体成员,谁有空拿放大镜找功能?

当年漂流瓶说没就没,实时对讲下架连个公告都没有。

坐拥国民级APP还这么任性,知道的以为在做社交软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谍战片道具组。

用户吐槽通道永远停留在“帮助与反馈”,发十次建议换回个机器人自动回复,这用户体验跟中彩票概率差不多。

其实也不是要设计师跪着做产品,但至少给个说明书吧?

现在这情况就像买了辆顶配跑车,结果车钥匙藏在轮胎纹路里,油门刹车得靠摩斯密码启动。

哪天微信突然上线个声控隐形模式,估计用户也得等三年后上热搜才学会用。

说到底,工具存在的意义是让人用着顺手,不是让用户玩探险游戏。

藏着掖着再牛的功能,用户用不上就等于不存在。

与其让网友天天在热搜上补课,不如把产品逻辑做得像扫码支付一样直给。

再这么玩猜谜游戏,小心哪天用户真把微信当迷宫,转身就投奔其他地图更清晰的APP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