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因游戏练出神级外语,震惊德国客户,老板当场看呆

说实话,谁这辈子还没那么一两个瞬间,感觉自己就是电影主角,聚光灯“唰”一下就打过来了。不是说你非得去硬凹什么人设,恰恰相反,最爽的往往是那种不经意间的流露,那种“哎我刚刚是不是有点帅”的后知后觉。

最近刷到大伙儿聊起这种“无心插柳”的高光时刻,简直给我笑精神了,有些经历真的,你编都编不出来。

就说我一哥们儿吧,那家伙平时在公司里简直就是个隐形人,开会永远坐在角落,叫他名字都得反应半天。有一次,来了个特别重要的德国客户,叽里呱啦说了一堆,我们这边的翻译估计是太紧张了,脸都白了,卡在那儿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整个会议室的气氛尴尬得能用脚趾抠出三室一厅。就在老板的脸色快要变成猪肝色的时候,你猜怎么着?我那哥们儿,默默地清了清嗓子,用一口流利得像母语一样的德语,不光把客户的意思翻译得明明白白,还顺带开了个小玩笑,把对面的德国大叔都给逗乐了。全场下巴都快掉地上了,老板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后来我们问他怎么这么牛,他挠挠头说,没啥,就是大学时沉迷德国的战车游戏,为了看懂攻略,顺便把德语学了。好家伙,这理由,我只能说绝了。

还有那种在饭局上的神操作。朋友请客去了一家挺高级的西餐厅,大家都有点端着,生怕露怯。侍酒师穿着笔挺的西装,一脸专业地推荐了一款酒,说了一长串我们听不懂的产区和年份。正当大家准备点头说“就这个”的时候,桌上一个平常只喝“夺命大乌苏”的朋友,晃了晃杯子,慢悠悠地说:“哦,这个产区的啊,我记得那年的雨水是不是有点多?会不会影响甜度,要不还是换成晚一年的吧,那年光照应该更好。”侍酒师当场就愣住了,表情那叫一个精彩,好像遇到了知音。我们都惊了,以为他背地里是个品酒大师。结果吃完饭回家的路上他才坦白,前两天熬夜看一部讲农业的纪录片,里面正好提了一嘴那个产区的气候,他现学现卖,纯属蒙的。那叫一个云淡风轻,逼格直接拉满。

学校里更是这种大神辈出的地方。我记得特清楚,大学时有门讲欧洲史的选修课,老师讲到拜占庭帝国晚期的一场小战役,冷门到估计书上就一行字。老师随口问了一句,有没有同学对这段历史有了解。全班鸦雀无声,都在低头玩手机。突然,后排一个天天上课睡觉的哥们儿举手了,站起来从当时的兵力部署、将领心态,一路分析到对后世格局的影响,讲了足足十分钟,条理清晰,引经据典。老师听完都懵了,激动地问他是不是历史系的,或者家里有渊源。那哥-们-儿淡定地回答:“哦,不是,老师。我最近在玩一款策略游戏,刚好有个DLC讲的就是这段。”全班瞬间安静,然后爆发出哄堂大笑,老师的表情复杂到可以做成表情包了,估计在想这学生是不是穿越来的。

等等,这么一说,我好像也干过类似的事儿。不过我那次纯属蒙的,跟人家这种有真材实料的不一样。那是在……算了,不提我那点糗事了,还是继续说别人的高光时刻吧,毕竟别人的故事才更精彩嘛。

最绝的还是那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的操作。有个朋友说,他大学室友的电脑突然蓝屏了,一群人围着捣鼓了半天都没用,都准备重装系统了。另一个室友从外面打球回来,满头大汗,看了一眼,直接坐下,噼里啪啦敲了一串代码,然后电脑就奇迹般地好了。大家问他这是什么神仙操作,他说:“我也不知道啊,就感觉电影里那些黑客都这么干的,我就试试。”这一下,直接在宿舍里原地封神。

说到这个,我想起一个关于“误会”的。有人在聚会上被问到家里是做什么的,他想低调点,就说父母是“收破烂”的。听得大伙儿都肃然起敬,觉得这孩子真不容易,还这么努力上进。结果后来大家熟了才知道,人家说的“收破烂”,是那种能把航母拆了当废铁卖的大型再生资源回收集团。我直接好家伙,这波凡尔赛文学,属实是天花板级别的,杀伤力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说真的,生活里这些突如其来的小火花,比那些精心设计的剧本有意思多了。那种“我本平凡,偶尔超神”的感觉,够回味好一阵子了。不知道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不管大小,都来聊聊呗,让大伙儿也跟着乐呵乐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