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奇怪武器:长剑比鞭子还软,蜥蜴可以攻打城堡

文|临川

编辑|t

古印度人,不知道你有没有仔细琢磨过他们的脑筋,用在武器上的花样可真不少。一种被称为“软剑”的东西,比想象还奇葩,硬要说像鞭子但其实就是种能打人的剑,真能防人于未然么?谁知道!

广告时间到,满五秒即可继续免费阅读,感谢耐心支持!

这样的武器如果出现在你面前,你会觉得怎么拿去打仗?但数据摆在那里,根据印度历史学家卡帕迪亚公开资料,“软剑”—本质上是种鞭剑,金属做,经常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的马车队里。鞭剑剑身软到能缠住敌人武器,据说用在冲阵时能捆住甲胄边角,把对手打得头晕眼花,他们到底怎么想到这种办法?不清楚,可能是生活太苦吧,总喜欢找点创新的突破点。

他们手里的软剑不是每个人都用得顺溜,得是骑兵里有经验老到的人才敢挥。挥过去,软剑绕着敌兵手臂打,这力道要控得准,手一发抖就砸了自家人的车脉。可又真有那几个训练有素的老兵,能在冲刺中左右手双剑齐飞,敌人还没看清,就看到自己的兵器被缠住拖掉了。

软剑不会直接杀伤,却能制造混乱。风传这个剑的鞭打力度够高时,是能把对方甲片敲松的,砍不断但能让你防不胜防。可真要说实战价值,远不如战象。软剑的灵活,它的用法和现代人的思路有点像,那种“不按套路出牌”,或许正是古印度人的特色。

但也许这只是部分人的颜面武器,毕竟同一时期硬剑、长矛在主力部队里依然更常见。为什么不全面普及软剑?说不准,工艺成本高,易损难修,可能更像是展示创新而非实际主攻装备。所以,软剑的“传奇”,其实和现实的主流距离很远。

就像那些被广泛记载的蜥蜴攻城,奇谈怪论!你能想象一群蜥蜴被军队训练,用来“进攻敌人的城墙”?据《印度古兵器全鉴·2023卷》考证,蜥蜴并非真的参与正面进攻,而是被投放到敌人据点内部,用来制造混乱,小型爬虫可以钻进防御体系里,让守城兵惊慌,有时还会在食物库和营房里生变。是不是有点像现代化生物扰乱?但说实话,蜥蜴破城并不能决定胜负,更多是心理战术。

印度的动物武器还有蛇和蝎子。蛇可以塞进敌人的水井或粮库,毒素让敌军迅速丧失战斗力,这种做法严酷,但在资源紧张时你不得不动“心眼”。蝎子能被扔进敌军住帐里,不怎么致死但闹心,失眠后战斗力直线下滑。可动物武器并不总有效,遇到粗心大意的防守队伍,这些爬虫反而会成为笑柄。典型例子2020年考古数据,古印度南部遗址检出过蛇骨,但相关作战记载缺失,真伪谁也拿不准。

动物战术之外,是更加“硬核”的战象系统。印度象不是笨重的运输队,在实战里是军队中的“移动堡垒”。官方数据库纪录,公元前300年左右的印度战象能搭载三个武装士兵配合弓箭、投石、长矛,这种组合冲阵常常导致敌阵溃散。你说这东西有多可怕?像当今坦克一样。可也正因为体型庞大,战象有时候就成了最明显的活靶子。受到火箭和飞刀的集中攻击后,战象也会溃散,给己方带来麻烦。但恐慌才是最致命的武器,敌军往往先被象吓破胆,结果一溃千里。

古印度人并没有统一的武器体系,他们对手里的每件东西都想办法发挥极致价值,比如火箭。印度的火箭和现代火箭没法比,不过早在元前4世纪,已经有火药和引信设计,被用来攻击远距离目标。飞刀则是贴身近战专用,刀刃短、重量轻,用在乱战里收割散兵,效率很高。当这些武器混用时,你根本分不清哪一种才是主打,敌人的应对思路就会被彻底扰乱。

说到哪个武器更强,其实没定数。研究者普遍认为,古印度的“奇葩”兵器为何并没有全域流行,和社会结构、地理、资源都有关系。部分地区有出产特殊材料,就愿意造软剑、飞刀,别的区域则更倾向养战象、驯蛇。这种武器多样,实际上也导致了军事上的割裂。然而一到统一大帝国阶段,像孔雀王朝,一切归于规矩,大规模生产的武器基本都是长矛、弓箭。创新反成了点缀,难以主导战局。

结果倒是有意思。像软剑这种兵器,偶尔在艺术品和神话里极大放光,但真正能影响战役布局的,往往还是那些更通用的冷兵器。历史上那些以软剑为代表的小规模战斗,多数被后来的大规模史实所湮没。所以,创新武器时代,神秘和实用差距巨大,记录也往往零碎难查。至于动物武器,更多像是临时起意,不属于系统性武装。

当代研究者从考古出土和文献残篇里,拼凑出软剑、蜥蜴攻城、毒蛇骚扰等片段。2022年印度国家博物馆新公开的软剑实物,高度不到80厘米,鞭体由三层金属丝编聚,剑刃实际尚未发现锋利部分。外行人看,觉得像是玩具,但古代士兵描述中,这种兵器是在混战里能捆住敌人的首选。似乎合理又矛盾,数据与记载难以对齐。

讲到这里,其实谁也不敢说到底哪种武器更牛。创新与规矩同在,印度人总在小众兵器与大众武器间徘徊。有人赞叹软剑的“出奇制胜”,也有人质疑这些东西能不能靠谱用在大场面。不管怎样,至少这些创造试图把有限资源用到极致。

今天看,软剑在小规模冲突里或许真能赢得一次胜利,但决战时还得靠常规兵器。蜥蜴攻城、蛇毒骚扰也许只能让对手慌乱几小时,最后阵地还得靠真刀真枪稳住。所以说,古印度的奇怪武器,是智慧和现实的碰撞,无法用单一规则解释清楚。你说是不是既有创新但也有胡闹?

实战兵器的演化史,从来都是多线融合,不光看数据,更要看实际场景。印度这些兵器,或精彩、或平庸,其实正构成了一个多维复杂的军武生态。偶有突破,也必然糅杂盲点和裂痕,这点其实挺接地气。

今天再说软剑和动物攻城,那都是过去的事,但背后就是一种古人面对生存挑战的真本能——抓到什么能用就用。这种尝试,不管效果如何,都让后人有了谈资和素材。

历史往往就是这样,不断地在传统和突破中摇摆。古人的武器世界未必精致完善,但绝不缺奇想和勇气。

(广告已解锁,全文免费阅读,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