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例子,左边是原始数据,它两列两列分开统计的,有多组数据,这里有4组数据然后我们要统计员工的工资总和数据需要把每组数据里面出来的数据累加进来1、最笨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4个SUMIFS函数公式,累加起来就可以了
很多同学会觉得 Excel 单个案例讲解有些碎片化,初学者未必能完全理解和掌握。不少同学都希望有一套完整的图文教学,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一步步由简入繁、从入门到精通,系统化地讲解 Excel 的各个知识点。现在终于有了,以下专栏,从最基础的操作和概念讲起,用生动、有趣的案例带大家逐一掌握 Excel 的操作技巧、快捷键大全、函数公式、数据透视表、图表、打印技巧等……学完全本,你也能成为 Excel
当一张工作簿中有很多结构相同的工作表时,我们希望对这些工作表中的数据快速的求和。在Excel 2019及以上的版本中,支持用以下方法进行多表求和。1、SUM函数公式:SUM('1月:12月'!D2)表示对1月至12月的D2单元格进行求和。这种方法适用于连续的工作表。2、SUM函数搭配通配符
万万没想到吧,1个CHOOSE函数竞可以抵10个IF嵌套!这是Excel高手都在偷偷用的条件判断技巧,赶紧关注收藏起来备用。 一、CHOOSE函数:Excel中的"智能选择器" 在日常办公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返回不同的结果。大多数人会想到使用IF函数嵌套,但当条件较多时,IF嵌套会变得异常复杂且难以维护。这时,CHOOSE函数就像一位"智能选择器"闪亮
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将已经形成最优的表格形成一个模板,即:数据的组织结构相同,仅仅是行数不同。但我们又有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加工的需求。这时,我们该怎么去设计一个能随行数变化而变化的数组公式呢?下面小编就以自己工作中所设计的数据模板为例,来讲解我当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还在用VLOOKUP到全网搜索公式?数据核对时被#N/A错误逼疯?“张会计,上个月的供应商付款明细表和发票台账对不上,今天下班前必须解决!” 这样的场景你是否熟悉? 作为财务人,每天要和几十张表格打交道:费用报销、预算分析、往来对账、报表合并…… 但90%的时间都在做同一件事:找数据!
举个例子,我们需要在总表中,汇总员工每个月的工资数据在每个子表当中,因为有员工的入职和离职,所以人员名单顺序是不固定的,但是员工姓名始终在A列,员工工资数据始终在C列乍一想,这个问题蛮难的,我们进行逐步的分解,寻找规律1、直接计算如果我们直接手动的计算,那么首先计算1月的结果,我们输入的公式是:
在一张Excel表格的重复记录中,让你快速列出每种不同物品第2次或第n次出现的记录,你会怎么做?Vlookup函数就有这个本事。举例来说,产品或者物流表格中往往会记录有同一货物的多笔数据(如下图的今日销售大单列表中,冰箱就有3个大单,其他商品也有多个大单),如果要将每一种货品的第二笔(或第三笔)订单都自动找出来,该怎么做?虽然说这个问题可以仅用一个公式来解决,但构造这样的公式需要用到VLOOKUP
新建一个汇总工作表;复制清单编码和清单名称列;C1单元格录入公式=SHEETSNAME();C2单元格录入公式=VLOOKUP($A2,INDIRECT(C$1&"!$A$1:$C$31"),3,FALSE);F2单元格录入公式=SUM(C2:E2);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解一个可以大大提高办公效率的excel技巧,那就是二级联动下拉菜单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