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大题题型整理——导数(精华)
高考数学导数大题是考查函数性质、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的核心载体,其题型变化丰富但具有规律性。以下基于高频考点和近年真题,系统归纳 50 种大题题型,按考查重点分类整理如下:
高考数学导数大题是考查函数性质、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的核心载体,其题型变化丰富但具有规律性。以下基于高频考点和近年真题,系统归纳 50 种大题题型,按考查重点分类整理如下:
一、函数性质与单调性讨论(共 12 种题型)
此类问题核心是通过导数符号分析函数变化趋势,需结合定义域和参数分类讨论。
1.含参一次导函数单调性讨论
2.二次可因式分解型单调性讨论
3.二次不可因式分解型单调性讨论
4.含绝对值的单调区间求解
5.分段函数的单调性统一讨论
6.隐零点问题中的单调性证明
7.单调性与参数范围互求
8.存在性单调问题
9.抽象函数单调性证明
10.三角函数与指数混合的单调性
11.参数影响零点个数的单调性分析
12.双参数单调性控制
二、极值、最值与不等式证明(共 14 种题型)
核心是利用导数求极值点,结合单调性证明不等式或求最值。
- 不含参函数极值/最值求解
步骤:求导 → 找驻点 → 列表分析符号 → 求极值
- 含参函数极值点存在性讨论
- 极值点偏移问题
- 不等式恒成立证明
- 双变量不等式证明(如 f(x1)<g(x2))
- 数列不等式证明
- 利用极值点证明不等式
- 含三角函数的不等式证明
- 多阶导数证不等式
- 最值中的恒成立问题
- 极值与零点的综合应用
示例:通过极值点个数确定零点个数
- 条件最值问题
- 绝对值函数的最值
方法:分段讨论,求临界点值
- 凹凸性反转问题
特征:函数先凹后凸(或反之),需找拐点。
方法:求二阶导零点,分段分析
三、零点、方程根与切线问题(共 12 种题型)
核心是函数零点与导数的几何意义(切线斜率)的综合应用。
- 零点个数讨论
- 由零点个数求参数范围
步骤:求导 → 分情况讨论单调性 → 画示意图 → 列极值不等式组
- 隐零点导致的方程解个数
- 切线问题基础
- 公切线问题
方法:设两曲线切点 → 斜率相等且点满足曲线方程 → 解方程组
- 切线条数存在性问题
- 切线与函数零点综合
题型:证明切线方程与曲线交点个数
- 参数方程切线问题
- 切线与数列综合
示例:求切线在 x轴截距构成的数列通项
- 切点未知的切线方程求解
方法:设切点 → 列方程 → 解个数即切线条数
- 切线与距离问题
示例:求曲线上点到直线最小距离(转化为切线平行于直线)
- 双切线存在性问题
四、恒成立、能成立与参数范围(共 12 种题型)
核心是将条件转化为最值比较或分离参数。
- 恒成立问题(x∈D, f(x)≥c)
- 能成立问题(x∈D, f(x)≥c)
- 双变量恒成立
- 含绝对值恒成立
- 区间最值控制参数
- 参数范围与函数性质互求
- 极限状态分析参数边界
- 分段函数参数范围
方法:各段分别满足条件,衔接点处验证连续性
- 多参数范围求解
策略:先固定一个参数,转化为单参数问题
- 恒成立中的端点效应失效处理
特征:x=0时成立,但其他点不成立。
方法:需结合中间点值检验
- 动态区间与参数关系
- 恒成立与零点综合
五、备考建议
- 重点突破高频题型:单调性讨论(题型 1~12)、恒成立与零点(题型 27~30、39~40)占高考 70% 以上分值。
- 掌握分类讨论通法:按参数分段、导函数类型分情况是解题核心。
- 强化构造与转化能力:如将不等式转化为最值,双变量转化为单变量。
- 限时训练压轴题:新高考导数题位置前移(如第 3 题),需保证 15 分钟内完成。
建议结合真题(如 2023 新课标Ⅰ卷、2024 全国甲卷)针对性练习